发布日期:2025-01-06 14:23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有配债的股票怎么样 极氪领克合并进展:多信源指智驾研发协同已开始,新集团2026年冲刺百万辆

本期介绍的是《民诉冲刺笔记》有配债的股票怎么样,资料好不好,试读就知道

而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多,考研老师们的阅卷任务量也在不断上升,因此掌握这些应试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减少没必要的丢分。

(原标题:极氪领克合并进展:多信源指智驾研发协同已开始,新集团2026年冲刺百万辆)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思琳 北京报道

极氪、领克官宣合并25天后,有了一些新进展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信源处获悉,极氪的智能驾驶部门已经在给领克明年改款车型研发智能驾驶,和已有的极氪智驾项目进行平行研发。供应链、财务也在尝试着合并、精简,其他部门包括产品、研发的组织架构,暂时还没有较大的变动。 

“一个多月前,还没有正式官宣时,极氪内部就已经收到了领克智驾项目的需求,现在每天都在不同项目中切换,工作量十分饱和。”一位极氪智能驾驶业务人士称。

多位知情人士称,早在今年上半年,高层就已经在讨论将多个品牌进行合并,以应对当前激烈的车市竞争,但难度不小,“每个品牌都发展到一定阶段了,有自己强烈的个性特质,也有一定的用户群、品牌知名度,品牌融合会是一个大的工程。”

靴子正式落地于11月14日。当天,沃尔沃汽车宣布将把持有领克的30%股份出售给极氪;吉利集团也官宣将旗下持有的20%领克股份转让给极氪,同时让极氪通过增资方式最终实现持有领克 51%股份。由此,领克成为极氪旗下控股的子品牌,两大兄弟品牌正式合并。

12月3日,极氪官宣,战略整合后新公司的名称为“极氪科技集团”,但极氪官方解释称,“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”的公司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,只是拥有极氪汽车、领克汽车双品牌。

“合并过程在按照安聪慧的规划进行调整中,极氪主导整个过程,整合难度较大,很多信息也在变化中。”一位领克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 

极氪CEO安聪慧在吉利三季度财报会上分享过合并的思路——会在市场上保持极氪、领克双品牌的独立性,但在技术上会进行最大化的协同、产品规划上做区隔。

安聪慧解释称,智能座舱层面,硬件、底软、中间件,双方保持一致;应用层,领克保留魅族OS,极氪保留极氪OS。车型上,极氪销售中大型车,领克主打中小型车;能源形式上,领克聚焦小型车的纯电,中型车上聚焦混动;极氪在中型车上则聚焦纯电,大型车上聚焦混动。

也就是说,双方在终端销售市场会保持相对独立,但后台进行最大化的协同、聚焦。

一位极氪的智能座舱硬件部门员工称,现在座舱硬件在人员架构、项目上还没有发生新的变化,但合并对员工是好事,因为项目会增加、人也会更忙,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一些潜在的裁员风险。“之前极氪工作就很饱和,如果没有新的项目进来、不需要那么多人之后,可能又会裁员。”

虽然合并难度不小,但曾经的“自主一哥”野心很大。

按照极氪的规划,2026年底,吉利控股致力于将极氪、领克打造成为年产销100万量级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。而达成100万辆销量目标,比亚迪、特斯拉、理想分别用了13年、12年和4年10个月。

选择用收购的方式去进行两家公司的合并,是因为吉利在此之前已经有过多次成功的试验。

2007年,吉利发布《宁波宣言》,之后,其就一直采取扩张的战略,将“多生孩子好打架”奉为圭臬。2010年8月,吉利以不低于18亿美元的高价,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轿车业务(以下简称沃尔沃),上演了全球汽车行业史上的一次“蛇吞象”的收购交易。

彼时,沃尔沃的税前亏损高达15亿美元,而且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的债务。“造车狂人”李书福说出“狂言”:“吉利打算在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。”在李书福看来,沃尔沃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受人尊重的高端豪华汽车公司,“从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到人才培养,零部件体系,以及和汽车相关的各方面基础研究,都非常完整。”

最终,李书福成功了。7年后的2016年,沃尔沃汽车成功实现经营利润12.5亿美金,这也是该瑞典汽车企业90年来交出的最佳成绩单。

收购沃尔沃,也让吉利收获颇丰。2013年开始,沃尔沃和吉利双方共同打造了新一代基础模块架构CMA及相关部件,这成为了后续吉利最重要的平台架构,A级到D级几乎所有车型都可以在这一平台架构上进行衍生开发。

2016年吉利和沃尔沃成立了高端品牌领克,意图和其他合资车企竞争。巅峰时期,领克的年销量达到22.05万辆(2021年),是国内自主品牌冲高的代表。

自此之后,吉利开启买买买之路,并购宝腾、路易斯,入股戴姆勒、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等,向全球化帝国拾级而上。

多品牌加持下,吉利于2017年销量达到124.80万辆,并在之后4年保持了“自主一哥”之位。

多品牌战略,在增长时代,可以为集团抢占更多市场、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拓展机会,但与此同时,也带来了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。多位吉利工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直言,真的需要整合了,“有时候总院开发了一套东西,子品牌还会重复去开发一套一样的。”

比如,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最核心的是吉利汽车集团,包含了吉利、领克、睿蓝、宝腾四个品牌,吉利研究院负责各品牌车型的功能研发。此外,吉利还有极氪、路特斯、沃尔沃和极星等独立子品牌,后者也都拥有不同规模的研发队伍。

还有吉利集团的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“即使在公司工作多年,也难以理清各个品牌的股权脉络关系。”

资源重复的烦恼也在极氪、领克两个品牌上发生。

极氪的前身是领克汽车的电动汽车事业群,2021年,从领克汽车独立而来,极氪首款产品 001 的产品设计和平台架构,沿袭了自领克品牌的概念车 Zero concept。早期,双方的设计团队在欧洲的办公室都处在同一层。 

初期,极氪和领克区隔很明显——一个只做纯电,另一个只做混动车型。但是随着领克正式推出纯电系列Z10等车型、极氪开始对增程、混动松口之后,二者难免会有重合、交叉。比如,领克Z10的售价就和极氪001高度重合。 

除了售价外,两个品牌部分车型还使用了近似的设计语言。例如,2022 款领克 03 的前脸和极氪 001 就较为相似,两款车的引擎盖两侧均配有狭长的日行灯,并在前部采用贯穿式格栅。

“两个品牌如果不整合,会不断出现你影响我、我影响你的局面。这种局面对处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吉利集团都是不利的。”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解释道。

吉利也意识到这一点。今年9月,吉利发布《台州宣言》。“《宣言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——聚焦吉利集团,这是宣言的核心。”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称。

《台州宣言》发布之后,吉利有了种种合并动作:9月,几何并入银河;10月,吉利收购宁波乘用车;11月,极氪、领克合并。 

在桂生悦看来,现在将极氪、领克两个品牌进行合并,“对双方而言都是最佳时机。”

一方面,领克欧洲业务出现亏损,当前领克的估值被严重低估,“现在这个估值,我相信会是历史上的低点”。桂生悦认为,目前领克欧洲业务已经开始转型,其国内业务也在向好发展,“我们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”。

另一方面,极氪发展的势头有目共睹。“吉利汽车集团相信极氪有巨大的增值空间。集团收购极氪的股份,在目前极氪的股价走势下,对吉利汽车的小股东来说是个合适的安排。” 

同时,“吉利汽车和沃尔沃的合作也要做战略性调整。沃尔沃作为领克的股东,也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。”

外界有观点认为,吉利控股集团通过领克、极氪合并这一举措,是为了“交易套现”。但桂生悦说,这次交易是吉利汽车主导的,目的是在战略上进行战略整合,同时吉利汽车所有的股东都可能因为“这次交易而获得巨大的获利”,但对吉利控股集团来说,套现却是被动的。“吉利控股会将出售极氪股份所获得的现金,作为债务融资提供极氪方面以完成和领克的整合。”

整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——既可以消除同业竞争,让两个品牌的定位、销售渠道都能互相补充,同时也能助力产品组合提升。“协同后,研发投入能至少降低10%-20%;通过供应链、规模化效应,能把BOM成本降低5%-8%是没问题的。”安聪慧表示。

至于接下来是否还会有类似的交易项目,安聪慧表示,“公司没有考虑其他的潜在交易或兼并收购项目,提升估值和解决估值流动性的核心是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业绩。”

不止吉利,很多其他大的汽车集团也在进行合并、聚焦。有消息称,上汽旗下的飞凡和智己汽车的研发团队也传出整合消息,并入上汽研究院。

平台化可以让研发和供应链双双提效,但如何兼顾这些头部车企孕育的高端品牌所需要的个性化,也是集团掌舵人需要斟酌的命题。

一位头部造车公司的供应链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,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在推行平台化开发,连座椅都不放过,但研发负责人也同样头疼的是“怎么同时保留个性”。

fund有配债的股票怎么样